2021-08-06 15:56:16来源:中公社会工作师考试网
一、妇女赋权
让妇女对自身有掌控能力,能够尊重自己并相信自己有改变现状的能力,通过运用妇女赋权方法让妇女群体意识到自己的真实处境,并引发她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积极采取行动改善自己的处境。
二、干预目标
在个人层面,要让妇女感受到自身的能力,对自己解决问题充满信心;在人际层面,要增强妇女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促成妇女问题的解决;在环境层面,要增强妇女改善社会政策的能力。
三、评估妇女赋权的指标
要让妇女拥有社会性别意识,意识到社会资源的缺乏和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状,建立改善妇女现实状况的集体意识;要让妇女在资源的使用、资源支配和福利获得方面拥有和男性平等的权利;要让妇女能够参与家庭、社区、社会方面的决策,增强妇女与周围他人和机构之间打交道的能力。
四、妇女赋权的方法
(一)意识觉醒
通过鼓励、肯定等增强妇女的自信心,提升妇女自身价值感;通过阅读、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妇女的现实处境和社会地位;通过讨论让妇女明白权利关系,常见的讨论议题有个人问题与社会制度的关系、两性关系等。
(二)协同关系
社会工作者与妇女之间的关系是协同的,是彼此教育、学习的关系,是互利互惠、患难与共的关系。
(三)通过集体行动倡导政策改变
主要通过民众戏剧表达民众心声、强调民众参与、提供民众交流机会,向社会发声,促进政策改善。
一、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在政策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制约、规范着一般政策。
“男女平等”是指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各个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二、社会性别主流化
表2-4-11社会性别主流化
社会性别主流化 | 解释 |
---|---|
概念 | 将社会性别纳入决策主流 |
主要内容 | 制订政策时要考虑性别意识和性别公正,注重性别分析和性别平等 |
向政府宣传社会性别观点,为各级公职人员提供性别意识训练 | |
将两种路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促进社会性别意识贯彻到公共政策中, 并上升为国家意识 |
|
途径 | 强化全社会的性别敏感意识 |
强调国家和政策在制度层面保障性别平等意识贯彻的责任,强调监察机构 对社会性别意识政策的执行,强调社会性别的统计、审计和分析 |
|
改变主流的权利结构,让妇女和妇女组织进人决策主流 |
(责任编辑:dly44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