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2 09:40:05来源:中公社会工作师考试网
存在需要:关系到机体生存(相当于马斯洛的生理与安全需要)
关系需要:通过社会交往满足(相当于马斯洛的归属与爱的需要)
成长需要:通过开拓个人潜力和才能获得满足(相当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和尊重的需要)
观点:(1)三类需要是没有顺序的,在特定的情境和时间下,某一类需要起主导作用(刚步入学校大门的学生)
(2)当某种需求满足后可能追求高层需求,也可能停留或后退
(3)高层需求受挫,转向低层需求
(4)某种需求满足后,强烈程度还会增强(贪得无厌)
3. 莫瑞的需要理论
-- 生理需要
-- 心因性需要:与学习任务有关(知识与技能掌握的需要)、 与人际关系有关(社会交往技能的掌握)
(三)人类需要的类型 (了解)
1.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起源)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对象)
3.间接需要和直接需要
二、人类行为的含义及类型
(一) 人类行为的含义:
-- 个体为适应环境与满足需要所表现出的活动或反应 (可观察的活动或是心理的活动)
--勒温 b=f(p.e)
(二)人类行为的类型
-- 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
-- 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 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行为价值判断)
(1)统计规律:
(2)社会规范与价值:
(3)行为适应标准:
(4)个体主观体验:
(三) 人类行为的特点:
适应性:适应环境并不断改善环境
多样性:人类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动态性:收到自身和环境的影响而不断变化
指向性:非盲目的
可控性:受个体友谊是的控制和调节,可通过学习获得和 改变
发展性: 是不断的发展的过程
(四)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
生物性因素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
更多社会工作师考试情况请查看中公社会工作师考试信息网,你也可以查看更多社会工作师备考资料和社会工作师考试题库 。温馨提示:加社会工作师考试交流群 570305350或者关注微信“sgzpks"可以和更多考友交流、获取更多备考资料、免费视频课等资料哦~。
相关推荐:
(责任编辑:dly44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