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会工作师报名条件查询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工作师 > 备考资料 > 中级综合能力 >

2020年社会工作师中级综合能力第4章第6节

2019-11-21 09:27:20来源:中公社会工作师考试网  

【导语】:2020年社会工作师考试就要来了,开始复习到社会工作师中级综合能力的小伙伴们,先来了解一下增强权能理论!

进入中公社会工作师考试网>>
社工考试公告 社工行业新闻 考试教材
社工每日一练 章节复习知识点 19年试题
加入社工考试交流群:433489322 | 官方微信 sgzpks

一、增强权能理论的历史:

增强权能的思想在19世纪就已经存在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取向与增强权能的观点一直相吻合。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激进社会工作盛行。激进社会工作者批判社会工作专业和福利国家制度一起扮演着施恩者的角色。然而,这实质上是一种以好意(good will)为名的干涉主义行动。增强权能理论的出现就是要发展反对干涉主义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巴巴拉·索罗门(Barbara Soloman)在1976年出版的《黑人的增强权能:被压迫社区里的社会工作》中首先提出了增强权能(empowerment)的概念,并使增强权能的观点被社会工作界广为接受。索罗门的著作描述了黑人群体在美国社会中受到“制度性种族主义”的压迫和疏离,提出社会工作应增加黑人在这种社会状况下的权能,促进社会改革。在这里增强权能社会工作表现出两个方面的实务目标:一方面社会工作要帮助服务对象发掘其内在权能,使其成为具有“个人自主性”的充满权能的人;另一方面推动社会改革,消除造成个体丧失权能的环境障碍。

社会工作真正进入“增强权能时代”是在1980年前后。在这个时期,增强权能的观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社会工作实务中都有快速发展。这个时期社会工作强调尊重服务对象,帮助其增强权能,让他们对自己的问题和需要进行自主判断,并鼓励有相同处境的服务对象建立互助团体,在团体中促进个体意识的觉醒,摆脱无力感,建立自尊心,共同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

此部分社会工作师考试内容作为了解

二、增强权能取向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

增强权能是指增强人的权利和能力。增强权能取向的社会工作认为,个人需求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环境对个人的压迫造成的,社会工作者为受助人提供帮助时应该着重于增强服务对象的权能,以对抗外在环境和优势群体的压迫。增强权能理论的基本假设主要有:

(1)个人的无力感(没有权能)是由于环境的压迫而产生的。社会工作者面对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会中的困难群体。从增强权能观点来看,他们之所以会处于弱势地位,并非他们自身有缺陷,而是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经济不安全,又缺乏参与政治机会的环境之中。因此,不利的环境使他们感受到比其他人群更强烈的压力,形成强烈的无力感。根据索罗门的总结,造成无力感的根源有3个:一是受压迫团体的自我负向评价。所谓自我负向评价就是由于困难群体受到生活环境的负向评价,长此以往,他们不仅接受了环境的负向评价,并且他们自己对自己的行动也倾向于给出负向评价。二是受压迫群体与外在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经验。在接受并形成自我负向评价的基础上,困难群体在其参与社会事务的过程中,社会环境给予的反馈常常是负向的,而他们的行动结果常常是失败,从而形成负向经验。三是宏观环境的障碍使他们难以有效地在社会中行动。

(2)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障碍,使个人无法实现他们的权能,但是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

(3)每个人都不缺少权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表现为缺乏权能。社会工作者必须清楚,这种表面看起来缺少权能并不是真的缺少权能,而是环境压迫使个人的权能不能发挥。因此,社会工作者给予服务对象的帮助不是向服务对象输入权能,而是通过鼓励他们与社会环境积极互动以促进其内在潜能的发挥。

(责任编辑:hui)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真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2024社会工作师报名时间提醒
不必苦苦等待,报名时间我们帮你盯
  • 获取验证码
已阅读并同意中公教育《用户信息保护及隐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