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1 11:16:47来源:中公社会工作师考试网
11.【答案】B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中,前习俗水平(0~9岁)的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 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根据题干所述,这些 行为偏差的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在前习俗水平阶段。在该阶段,道德价值的判断取决于自己的 需要是否能够得到满足,而不是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它属于相对功利取向。题干中的关键 字眼是“以个人为中心”“通过考试最重要”。
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的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 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好孩子”定向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 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 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 非,知法懂法。
12.【答案】C 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其中,性器期发生在生命的第三年至第五年,动欲区在生殖器区域,在这个阶段里,最显著的两个行为现象是“恋亲情结”和“认同作用”。
13.【答案】B 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
14.【答案】A 埃里克森将人的发展阶段划分八个阶段,分别是:婴儿期(0~1岁)、 幼儿期(1~3岁)、儿童早期(3~6岁)、儿童中期(6~12岁)、青少年期(12~20岁)、成年早期(20~40岁)、成年中期(40~65岁)和成年晚(老年)期。本案例中,小宇正处于儿童中期,其任务是学习重要的知识、技能和生存技巧,勤奋感超越自卑感。
15.【答案】A 统计学标准,即大多数人相似或一致的行为在统计学上就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偏离统计上的正常值则会被认为是偏差行为。
(责任编辑:dly44891)
112课时直播+133课时视频 ¥ 1590-2890
48课时直播+101课时视频 ¥ 1290-2390
168课时直播+132课时视频 ¥ 2480-3980
52课时直播+42课时视频 ¥ 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