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30 11:17:49来源: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方面
(一)困难帮扶
社会工作者帮助家庭贫困或残疾的青少年获得政府救济和社会资助等,同时培养其自强自立的生活态度。
(二)权益保护
社会工作者为青少年提供维权服务,耐心解答青少年的求助咨询,及时跟进并协调解决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事件。
(三)法律服务
社会工作者为青少年提供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咨询服务,帮助青少年增强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必要的时候联系法律援助部门为青少年提供援助。
(四)权益保护
社会工作者帮助青少年提高情绪自我管控能力,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
(一)一般预防内容
(1)从家庭角度提升青少年父母监护责任。社会工作者协助父母提升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教育、劝导、劝诫和监护的能力。
(2)社会工作者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与青少年工作相关的其他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服务。
(3)社会工作者协助青少年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增强青少年的责任担当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青少年辨别是非、自我保护和自我管控的能力。
(二)不良行为干预
(1)社会工作者防止青少年与家庭、学校关系紧张、关系断裂,避免青少年受外界不良行为影响产生不正常的社会化倾向。
(2)社会工作者关注普通青少年向有不良行为青少年转化的边界,重视偷拿财物、逃学、抽烟喝酒、夜不归宿等早期典型行为,及时采取针对性预防工作。
(三)严重不良行为纠正
(1)社会工作者协助专门学校开展矫正服务。
(2)社会工作者协助公安机关开展矫正服务、观护帮教服务等。
(3)社会工作者受其他相关部门委托开展的严重不良行为教育矫正服务。
(四)重新犯罪的预防
(1)刑事案件处理:侦查阶段一起诉阶段一审判阶段一刑罚执行阶段一安置帮教阶段。
(2)民事案件处理:家事调解、庭前调解、心理疏导、回访观护、亲职教育、权益代表人、探望监护人。
(3)其他需要司法保护的服务:强制报告、应急处置、监护评估、需求评估、心理疏导、精神关爱、家庭教育、权益维护、照料照管、社会支持。
(责任编辑:dly44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