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9 18:01:27来源: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6.【答案】C。解析:这里面有两步需要完成:一是判断这里体现了组员的什么特征,二是这个特征属于哪个阶段。上述小组组员的表现是“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的组员特征的具体化.而“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属于小组工作中期转折阶段。故选C。
7.【答案】B。解析:罗杰斯对如何与服务对象建立积极有效的互动关系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认为这种个案辅导关系需要具备真诚、同感和无条件积极关怀三项充分必要条件,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①表里如一。②不评价。③同感。④无条件的接纳。无论服务对象好的方面还是不好的方面,社会工作者都需要采取接纳的态度,关注服务对象本身。⑤无条件的爱。⑥保持独立性。本题中社会工作者小吕对让母亲失望的小林表现出无条件的接纳,故选B。
8.【答案】D。解析:精神分析理论关注的焦点在于儿童时期的性经验对现在生活的影响。小张可运用自由联想的方法逐渐帮助小马疏解幼年经历对其现在生活的影响。
9.【答案】D。解析:比较性需要的产生是基于与某种事物所作的比较。如一些居民获得了服务,但另一些相类似的人却没有得到同样的服务,后者知道了这些情况便会产生新的需要。这种与其他个人和社区比较而产生的需要称为比较性需要。比较性需要可以由居民提出,也可由专家提出。
10.【答案】B。解析:督导者扮演多种角色:缓冲器角色,倡导者角色,机构变迁推动人。其中缓冲器角色的任务包括处理服务对象申述:接受那些不满被督导者的决策而要求与更高层级谈话的服务对象的申请;保护被督导者使其不必处理服务对象对其错误决策的强烈情绪;保护被督导者使其不必承受行政管理者不合理的工作量标准而产生的负担等。本题中老张扮演的正是缓冲器角色。故选B。
(责任编辑:杨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