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9 09:25:11来源:中公社会工作师考试网
【导语】:2020年社会工作师考试就要来了,开始复习到社会工作师中级综合能力的小伙伴们,先来了解一下认知行为理论!
| 进入中公社会工作师考试网>> | ||
| 社工考试公告 | 社工行业新闻 | 考试教材 |
| 社工每日一练 | 章节复习知识点 | 19年试题 |
| 加入社工考试交流群:433489322 | 官方微信 sgzpks | ||
一、认知行为理论的由来及基本概念: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阿德勒:认知因素在人的行为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对自我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信念和期待;
班杜拉: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交互影响人的行为;
行为是后天习得的(包括生理因素和后天经验)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学习。
二、认知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
认知学派认为,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认知对个人的行动进行解读,这种解读直接影响着个体是否最终采取行动。认知分为3个层面:表层是自动的思维(automaticthoughts)、中间层面是条件性假设(conditionalassumpton)、最深层次是图式或核心信念(schemas or core beliefs)。自动的思维是指大脑中自动产生的思维、观念和想法。它们是自然而然自动出现的,无须努力就会产生。自动思维的出现往往是无意识的、迅速的,大部分时间都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它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的某种相对固
定的思考和行为模式,行动发出已经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而是按照既有的模式发出。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思考与行动自动地结合在一起,是不假思索的行动。正因为行动是不假思索的,个人的许多错误的想法、不理性的思考、荒谬的信念、零散或错置的认知等可能存在于个人的意识或察觉之外。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将这些已经可以不假思索发出的行动重新带回个人的思考范围之中,帮助个人在理性层面改变那些不想要的行为。
图式是关于个体如何看待他们对世界、人、事件和环境的重要信念和假设,是人脑中已有知识经验的网络。社会知觉的基础是被认知事物本身的属性,但认知者的主观因素也会对社会知觉的过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这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认知者的情绪。其中个体过去的经验不同,对相同的对象的认知也会有不同的结果。图式一旦形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图式决定着人作信息选择时相应的内容和倾向偏好。图式可以引起新信息的加工。在原来图式的基础上,新的内容会被添加更新,形成新的认识。图式还可以预测事件的发展。图式具有可激发性,图式一旦被启动,就会像程序一样被严格执行下去。
(责任编辑: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