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0 09:24:52来源:中公社会工作师考试网
(3)胜任能力:指的是通过个人与环境间的成功交流经验,建立个人有效掌控环境的能力。胜任能力包括自我效能感、建立有效人际关系的能力、信心信念、动员环境资源和社支持的能力。
(4)角色表现:是指对个人在社会层面的一种互惠性的社会期待,是个人参与社会的媒介,但是却受到个人感受、情感、知觉和信念的影响。
(5)生态地位:指的是个人所在某种环境区域的特征,特别指有利于或不利于特定发展任务的环境因素。这个概念的意义不在于为个人进行社会分类,而是为了了解形成个人目前处境的发展历程。
(6)适应力:指个人在与环境的交流过程中,个人与环境间相互影响和回应以达到最佳
调和度。从生态观点来看,适应良好是二者间成功互惠的结果,而适应不良则是个人的需求
与环境所能提供的资源、社会支持之间无法匹配调和的结果。
(三)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应用中的基本原则
生态系统理论的关键在于将服务对象放在一个有层次的系统之中,将服务对象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看待,通过改变系统来实现个人需要的满足。埃文斯和科尼(Evans&Keamey)提出了系统模式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使系统理论能够更好地与社会服务实践相结合。其观点是:
(1)系统观点有助于维持实践的一致性,从服务对象的处境出发,看到他们的限制和机会,分清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权利、责任及其可能的影响。
(2)要充分认识情境的重要性,情境决定社会工作者的目标和可能的回应方式。
(3)要采用积极视角,在不利情境中看到改变和进步的可能性。
(4)要辨识行为模式,以看到积极的可能性和应改变之处。
(5)要重视过程,即关系和互动是如何产生的,内容和结果如何。要看到服务对象的正面技巧和积极关系,并尝试将它们转移到另外的情境中去。
(6)强调与他人一起工作,包括重视他人、个人支持网络、机构和社区资源。
下面这个事例说明了用系统理论处理问题的重要性。一名工人失去工作后,家庭关系也开始出现问题,孩子在学校也遇到了问题,学习成绩下降,同学关系变得疏离,家庭生活出现危机。他本人则把自己封闭在家里,对生活一筹莫展。社会工作者在帮助这名失业者的过程中,首先帮助他了解国家有关下岗、失业职工的政策,然后了解社区对失业者的具体照顾措施。国家和社区是一个大社会系统,个人和家庭是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子系统。社会工作者帮助这个人走出家庭,进人大的社会系统。走出家庭以后,他了解到国家对失业者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同时社区里也为失业者提供了一些免费的再就业培训。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必须将个人放到整个社会系统中去解决问题。如果只是封闭在家里,就无法利用系统中的资源。当他走出家庭之后,就会发现国家、社区中有很多资源是可以利用的,能够帮助他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2.生态系统理论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人们遇到的许多问题不完全是由个人原因引起的,社会环境中的障碍是导致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2)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着眼点不能仅放在个人身上,还要从与之相关的不同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着手。
(3)服务对象与各个系统的关系是动态的.社会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对服务对象与环境的关系作出新的判断。
(4)对服务对象的帮助要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把他们的问题放到不同层面的系统中去看待和解决。
此部分社会工作师考试内容作为了解。
更多社会工作师考试情况请查看中公社会工作师考试信息网,你也可以查看更多社会工作师备考资料和社会工作师考试题库 。
温馨提示:加社会工作师考试交流群433489322或者关注微信“sgzpks”可以和更多考友交流、获取更多备考资料、免费视频课等资料哦~
相关推荐:
(责任编辑: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