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0 09:45:06来源: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二)小组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中的运用和创新
1.主题班会
学校社会工作者经常通过主题班会介入班级,为学生提供服务。学校社会工作者提供主题班会服务的工作流程如下:
(1)掌握服务对象基本情况,做出专业需求评估和问题界定。
(2)与学校等进行深度沟通,与班主任商定班会主题。
(3)制订具体可行的班会活动策划书。与班主任、机构督导等人共同制订活动方案,在活动中代人社会工作的理念,让服务对象正向体验和思考。
(4)实施班会活动。社会工作者提前准备物资,掌握班会流程,及时处理问题。
(5)活动评估。通过问卷等形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与学校方面、机构督导协商和解决问题。
2.社工课堂
社会工作者开设社工课堂,提供专业服务需要做的工作包括以下几点:
(1)基础调研。全面了解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现状,寻求开设社工课堂的空间,并主动申请和沟通。
(2)确定课程主题。寻找对学生成长意义重大而学校又缺位的课程主题,如生命教育、性教育等。
(3)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阐述课程设计背景与理念、理论支持、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
(4)体验式教学。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开展教学过程,将“讲解、带领、解说”三个环节的带领技巧结合为一体,灵活完成教学过程。
(5)运用小组工作评估方法评估教学效果及服务成效。
3.家长互助会
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家长会的基础上注人社会工作的元素,使家长会更好地对学生的成长发挥助力作用。
(1)选择试点班级。社会工作者与班主任进行积极沟通,传达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分享对班级管理的设想和创意,提出组建家长互助会的建议,争取得到班主任老师的支持。
(2)积极与家长接触,通过小组工作方法中的“团队建设”活动设计与实施,将家长分组,建立小型“家长互助会”,根据学生的具体特征进行组合,努力优化资源配置。
(3)通过提供“父母效能训练”等主题小组服务。帮助家长互助会建立互助网络,形成凝聚力,培养“当地领袖”,协助建立团队规范,引导建立日常沟通交流制度。
(4)举办家长互助会经验分享与研讨会,印制宣传海报,提出在全校班级建立家长互助会的建议和倡导。
(5)协助学校完善家长学校的理念和管理制度,全面注入社会工作的专业元素,进而在学校推进社会工作服务的深人发展。
(责任编辑:dly44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