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4 09:24:39来源:中公社会工作师考试网
二、医疗救助法规与政策:
(一)城乡医疗救助的对象
1.城市:
条件:由地方民政部门会同卫生、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制定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具体包括:
(1)未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低保对象;
(2)已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负担仍较重的人员及其它特殊困难群众。
2.农村:
条件:由地方民政部门会同财政、卫生部门制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具体包括:
(1)五保户、贫困户家庭成员;
(2)地方政府规定的符合条件的其他贫困农民。
(二)城乡医疗救助的形式:
1.城市:
医疗费补助:人负担超过一定金额的医疗费用或特殊病种医疗费用给予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量的补助。
原则:多方筹资、多种方式、量力而行
形式:---社会力量资助
---城市医疗救助基金补助
---医疗机构减免有关费用
2.农村
(1)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
①资助医疗救助对象缴纳个人负担的全部或部分资金,参加当地合作医疗
②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
(2)尚未开展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地区
对因患大病个人负担费用难以承担,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给予适当医疗救助
(3)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救治费用
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助
(三)城乡医疗救助的申请与审批程序
1.城市:
(1)申请
①递交书面申请----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
②填表----《城市低保对象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
③提供相关材料。
(2)核查
①核查---街道办事处或乡镇医疗救助部门核查;
②签署审核意见----在《申请审批表》签署审核意见
(3)审批
①核实----区县民政局核实
②审批----在《申请审批表》签署审批意见,核实救助金额。
2.农村:
(1)申请
①提出书面申请---由申请人(户主)向村委会提交申请书;
②填表----填写申请表;
③提供各种证明材料;
④民主评议---经村民代表会议评议后表报乡镇政府审核。
(2)审核
①审核---乡镇政府进行逐项审核;
②调查核实---根据需要,可以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方式调查核实;
③报批---对符合条件的报县(区市)民政局审批。
(3)审批
①复审核实---县级民政局对乡镇报批的材料进行复审核实;
②签署审批意见----对符合条件的批准享受医疗救助金额;
③说明理由----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责任编辑: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