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0 09:45:03来源: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4.培养冒险精神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历奇辅导帮助学生经历新奇、体验冒险、培养行动力。
(六)学校社会工作对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介入
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在完成某项工作时的信念感和自信程度。就学生而言,自我效能感影响一个人的感受、思想、行为和做事的毅力。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一般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
自我效能感主题小组计划书
服务对象:12名自我效能感低的中学生。
小组理念: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积极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理论支持: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自信是个人处理生活压力能力的基础。班杜拉认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自身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情境条件。因此,在温暖包容的小组氛围中,可以通过合理而有趣的小组活动,促使成员体验更多的成功经验,形成积极的情绪反应,从而促进小组成员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同时提升其自信心,使其正视压力,学会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以及高效的任务完成策略,最终实现其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小组工作目标:提升服务对象自我效能感。增强组员对自我的正面认识,发现优势与资源,增强组员自信,培养积极的归因方式,激发积极情绪,学会确定合理目标。
小组工作模式:发展模式。
小组性质:结构性封闭式小组。
小组的服务内容与形式:(略)
小组评估:(略)
资源预算:(略)
本考点为新增内容,故在此不做命题规律分析。
(责任编辑:dly44891)